看油漆分子用什么显微镜?

2016-03-23新闻资讯

看油漆分子用什么显微镜?
涂料成分检测用什么显微镜?
现如今纳米涂料已被大众所吸引,纳米涂料技术发展高性能、环保型及多功能的建筑涂料,在国内外都受到了高度的重视。作为使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并使之功能化的纳米材料复合技术是纳米技术应用于建筑涂料所必需的专业技术之一。高档次的建筑涂料除了必须具有高耐候性、耐沾污性和高保色性以外,还需要具有诸如除臭、杀(抗)菌、防尘及隔热保温等多种功能。由于纳米级的TiO2在有光照(包括灯光和日光)的作用下,具有杀菌、分解有机臭气及自清洁等功能。
汽车表面需要涂料的保护和装饰,涂层质量不但决定着汽车的美观与否,而且直接影响着汽车的市场竞争力。所以汽车面漆除要求具有高装饰性外,还要求有优良的耐久性,包括抵抗紫外线、水分、化学物质及酸雨的侵蚀和抗划痕的性能。
汽车面漆是Zui终决定汽车美观与否的关键,所以涂层必须具有高装饰性(鲜艳性)、户外耐久性及抗污性等。汽车面漆以美观豪华性分为单色面漆和金属闪光面漆两大类。为满足汽车,特别是高档轿车的要求,国内对汽车面漆开展了许多研究,部分油漆厂引进了国外汽车面漆或全套汽车涂料。当以不同颜色的单色面漆或闪光面漆涂覆后,汽车的美观性则大大增加。
纳米材料还具有随角变色的效应,在汽车的装饰喷涂中,作为后起之秀的随角变色效应颜料是纳米材料应用中Zui重要和Zui有发展前途的应用领域之一。例如将纳米TiO2添加在汽车、轿车等金属闪光面漆中,能使涂层产生丰富而变幻莫测的色彩效果。纳米粉与闪光铝粉或云母珠光颜料并用于涂料体系时,能在涂层的光照区的侧光区反射蓝色乳光,从而增加金属面漆颜色的丰满度,产生独特的视觉效果。
就高分子涂层技术而言,20世纪50年代以前几乎全部是油性涂料和天然树脂涂料,而50年代以后,合成树脂涂料发展迅速,到目前合成树脂己占了涂料的大部分,而且生产出适用各种环境下对材料进行保护的品种。近20。来,为了减少挥发性溶剂对环境的污染并节约溶剂,水溶性涂料得到快速发展,像水系电泳涂料已在汽车行业中广泛采用.粉体涂料在60年代问世,80年代以后产量大幅度上升。关于涂装工艺也得到了很大发展,由古老的刷诊、空气喷涂发展为静电喷涂、流化床涂装、电泳涂装以及静电粉末涂装等。
由于涂料和涂装技术的进步和该类技术的经济性,至今,涂料工程在整个表面工程中约占50%,在腐蚀防护中的比例则更大。如第一章所述,在煤矿矿井并筒金属构件的防护中几乎全为涂料保护,即使采用热喷涂技术喷涂锌或铝,表面也必须以涂料进行封孔处理.而且不同涂层体系的保护性能相差较大,不同的喷涂方式对封闭涂层性能也有一定影响。
近年来,随着涂料等高分子材料在建筑、铸造等领域的应用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对涂料的各项性能如防水、防火、耐摩擦、耐黄变等审查极为严格。因此,很多分析机构都开展了“涂料成分检测”这一技术服务项目,不过还没有哪一个分析机构做过系统的技术经验分享。
涂料成分检测所需的分析仪器及相关辅助资料:
核磁共振交联密度测定仪(NMR):涂料样品化学反应程度测量,涂料的支化程度测试;
电子透射显微镜(TEM):涂料材料、原料及助剂的形态结构分析,涂料分子的微粒形状观察及其尺寸分析;
荧光光谱仪分析(XRF):涂料制品中的各项元素成分定性、定量分析,微量元素含量的区间范围分析;
权威的图谱解析数据库,过往相同或类似的涂料图谱分析匹配图。


方法/步骤
1
微谱分析法是做涂料成分检测的Zui常用、也是Zui成熟的一种分析技术手段。
2
首先,分析工程师会将取得的涂料样品配制成标样,记录并测试它的各项物理性能表征。
3
然后,用GC-MS、NMR、TEM、FTIR等分析仪器分别进行定性与定量测试,初步得到分析结果。
4
再者,就要与原先的涂料类图谱匹配图进行对照匹配,再经过科学演算与逻辑推理,得出涂料各个成分的大致含量区间。
5
Zui后,拿来图谱解析数据库进行印证,确认Zui后的分析结果,做附属说明后,出具分析报告。
6
此外,还有一种方法,除了可以做涂料成分检测外,Zui重要的作用是优化涂料配方,那就是正交试验法。举个耐摩擦涂料的例子,具体做法及步骤如下:
7
首先,要对以优化配方获得的钢基表面复合材料铸件取样;
8
接着,用金相砂纸打磨后, 采用金刚石抛光膏进行抛光处理,然后再利用事先配制好的4%硝酸酒精溶液进行腐蚀试验;
9
Zui后,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观察, 得到复合层的显微组织及增强颗粒的分布, 检测到它的成分指数,如碳化硅粒度、碳化硅含量、铬粉含量及EPS颗粒余量。
涂料成分检测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分析工程技术,在做的前前后后都要进行细致而全面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检查或询问涂料样品是否含有有毒有害物质,这要为分析人员的健康及所需防护设备着想;
其次,要想得到科学、客观的分析结果,要先了解分析工程师的技术积累经验,往往新手很难分析出准确的结果;
还有,分析仪器的先进与否,数量多少,都会到分析结果的正确性、误差的大小、区间的精确定位产生影响。